打造中国学校文化建设第一品牌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网站首页 | 走廊展板 | 浮雕雕塑 | 视觉设计 | 案例鉴赏 | 教育资讯
关于我们 | 厅馆建设 | 环境规划 | 理念文化 | 校长论坛 | 联系我们
 您现在的位置:华夏龙之脊 中国学校文化网  首页 >  校长论坛 联系电话:0531-85563089 13066015889 传真:0531-86973587
理念文化
环境规划
视觉设计
厅馆建设
浮雕雕塑
走廊展板
案例鉴赏
联系我们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     

电话:400—0099—531(全国免费电话)
      0531-85563089  
      13066015889
传真:0531-86973587
邮箱:jyky123@sina.com
邮编:250014
 
 

校长论坛
学校文化发展的真义
点击数:675 【字体:

□ 李志欣  
    最近,我参加了一项学校改革创新工程调研与反馈活动,内心触动很大。走进每一所学校,我都能发现独特的文化,听到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,虽然不能一时触摸到这些文化和故事背后的情感和习俗。这些“传统文化”后面的故事活跃在学校里,正将师生的观念和行为带入明天的目标。
    同时,我也发现:有的学校理念与学校文化展现不相匹配;有的学校理念系统不够系统,概念阐释不够科学;有的学校理念只是词汇的堆积,更迭频繁;有的学校理念是少数人的作品,甚至是广告公司的杰作;有的学校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,视野狭窄、思维固化、陈旧乏味。我之所以罗列上述现象,并不是不认可这些学校的理念,我的目的是想提出一个命题:学校理念是搜集现成的,是在实践前就定好的,还是应该在不断实践与顿悟中诞生的?
    固然,学校一班人或请人设计理念是学校追求高位发展的需要,是学校文化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。但我担心的是,这种发展类型的学校如果换了校长,新校长是否理解或认可前任校长的理念,这也是目前不少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尴尬问题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,一届届校长更换,该学校是否仍然是一所好学校呢?
    在与一些校长沟通的过程中,大家都会谈到理念问题,然后才谈到制度、教学、课程、教师、学生等。为什么这样呢?我认为这是必然的,一所学校,如果没有清晰先进、适合学生发展的理念,就必然缺乏灵魂,就不知道往哪儿行走,其行动必定是零散的、阶段性的、低层次的。而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发展,应该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;应该是在创新的基础上,不断修正、积淀传统,最后把一些体现理念的活动、仪式、符号、组织、制度、课程、气质等形成属于自己学校特质的文化。而这些文化始终是在一种理念影响下自然生成的,是学校中所有教职员工思想深处流淌出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。当一所学校拥有了这种意义上的文化,它便是独特的,它就有可能拥有自己整套的习俗、积极的道德观念和独特的道德规范。学校就能成为成熟的学校,能全面、和谐、持续地发展。可见,生成的理念才是最有生命力的,它可以让学校不以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,它使这所学校永远是一所好学校。
    任校长五年来,我心里一直想着如何规划并阐释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系统。伴随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进程、成功与失败情绪的不断冲击,我越发感觉到学校变革会创造理念与文化,因此越发不敢轻易提出自己的理念。
    记得刚开始走进学校时,发现教师从不考虑自己的学习与成长,于是学校提出了“自主成长”的理念,一时唤醒了不少教师的成长之梦。发现教师们仍然在课堂上重复着落后的“填鸭式”教学,学校就提出了“因学定教,问题主体”的课堂改革原则,激发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,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。发现多数教师生活乏味,学校就提出“教育是生活,需要激情”的思想,使教师看到了生活的曙光,懂得了学习与创造的乐趣。发现学生除了课堂学习生活之外,课下生活单调贫乏,得不到全面发展,个性也不能得以张扬,学校就提出“让社团成为学生未来生活幸福的摇篮”的理念,从此,校园活跃起来,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力有了锻炼的沃土。发现当前农村精神文明萎缩、过去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开始枯竭,学校就提出“探寻传统文化,引领一方文明”的教育观,开始着手开发校本课程,寻访民间艺人,请他们走进校园、走进课堂。同时,组织开展此方面的实践活动,让学生去搜寻那些已经流失或开始流失的传统文化,让这些活动去影响、引领社会文明。
    这些思考可能算不上是自己独创的理念,但是它们却是随着学校发展与变化而生成的,因此就显得特别有力量,学校因此发展顺利,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。虽然它们还不够系统,但是生成的理念是实际的。我想,那些牵强附会的口号式理念绝对不如这些还不成系统的、从实践中诞生的理念有效。
    我不想再去寻找那些口号式的理念,让它们统摄学校的一切,我还是喜欢去捕捉这些生成的理念,因为它们是学校发展的自然产物,是从教师思想中流淌出来的真情实感。学校发展理念在发展前还是发展后出现,其语言是美妙还是富有哲理,都显得不那么重要,关键是学校内思想与行为的自然生成,这才是学校追寻文化发展的真谛。这样的学校,不会因为人的变换而发生变化,它会永远发展,有无穷的生命力。

 
版权所有:华夏龙之脊学校文化研究院
单位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联系电话:0531-85563089 13066015889 传真:0531-86973587 Email:jyky123@sina.com
访问人数:
鲁ICP备11025462号